山海協作結碩果 鄉村振興繪新篇—— 廣東省佛山市高明區幫扶黃平縣工作紀實
黔東南州融媒體中心記者王書燕
山有所“呼”,海有所“應”;山海相連,血脈相親。廣東省佛山市高明區與貴州省黔東南州黃平縣自2021年結對以來,兩地緊緊圍繞產業協作、勞務協作、人才交流等謀篇布局,同向發力,全面推進鄉村振興,為兩地發展注入強勁動力,譜寫東西部協作新篇章。
2024年以來,黃平縣與高明區積極響應中央深化東西部協作的號召,緊密對接、主動作為,在兩地黨委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,在深化東西部協作方面成效顯著,鄉村振興工作亮點紛呈,東西部協作幫扶結出累累碩果。
一年來,兩地黨政主要領導互訪調研達91人次,通過黨政聯席會議、現場辦公會等形式,高效統籌調度協作工作,有力確保了各項工作任務扎實推進。
在就業幫扶領域,通過東西部勞務協作機制,舉辦勞務協作培訓班20期,培訓農村勞動力913人;新增轉移到東部結對省份務工就業農村勞動力882人,新增在省內就近就業的農村勞動力512人;打造區域特色勞務品牌1個,與企業共建就業基地3個;到東部就讀職業學校農村學生37人,舉辦訂單班、冠名班、新型學徒制班2個,定向培養技能人才37人。通過東西部勞務協作,為農村勞動力提供了更加廣闊的就業舞臺。
在區域協作方面,新增引導落地企業投產13家,實際到位投資2.7418億元,完成年度協議任務數2家和1億元的650%、274.18%;其中歷年落地企業在今年新增投資企業11個,投資2.2918億元。打造特色產業品類1個,共建產業園區2個,引導入駐園區企業13家,入園企業實際到位投資2.7418億元,吸納農村勞動力446人。援建、改造提升幫扶車間19家,吸納農村勞動力就業767人,包含脫貧勞動力366人。通過區域協作,為農村勞動力提供了更多家門口就業的機會。
山海攜手天地闊。一年來,黃平縣不斷與高明區加強干部人才交流,選派4名掛職干部和23名專業技術人才進行互派學習,在鄉村振興、產業發展、社會治理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。援助財政資金4755萬元,實施了30個幫扶項目,用于產業幫扶、就業幫扶以及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等多個領域。其中,重點實施了農村道路硬化、飲水安全鞏固提升、農村電網改造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,有效改善了農村生產生活條件,為鄉村振興奠定了堅實基礎。
在攜手促振興方面,黃平縣積極對接高明區開展協作,共計動員了7個東部村(社區)、3個東部企業和2個社會組織與黃平縣23個村結對幫扶。同時,動員了4所東部學校、3家東部醫院與黔東南4所學校和3家醫院結對幫扶。通過資源共享、優勢互補,為鄉村振興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和幫助。
在消費幫扶方面,持續深化“廣東市場+黃平產品”的合作模式,成功認定粵港澳大灣區“菜籃子”生產基地7個。充分用好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,依托廣東沿海優勢,大力推廣“佛山企業+黃平資源”“佛山市場+黃平產品”“佛山總部+黃平基地”協作模式,推動“黔品入粵”;2024年以來,通過消費協作機制采購、銷售黃平縣各類農特產品和手工藝品超1.4971億元,有效促進了當地農副產品的銷售和推廣,為農民增收致富開辟了新路徑。
千里同心,協力振興。未來,兩地將繼續攜手并進,圍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“三農”工作的重要論述,進一步強化責任落實、優化結對關系,聚焦“產業協作、消費協作、勞務協作、人才支持”四項任務,推動東西部協作更上一個新的臺階,共同書寫鄉村振興的壯美篇章。